不知为什么,阿红对大梁特别的生气。
叶红见她气鼓鼓地回到住处,问起事情的经过,对她大骂了一通。
阿红有点后悔。
和前几次失败的经历不同,这个大梁明显没有排斥自己,完全可能交往下去的。
她回头去找大梁,却哪里还有人?
明日一早就要走了,这一次又没了成果。
下次吧,下次来再和大梁见面,一定不这么意气用事了。阿红默默说道。
洛炳要回去了。
这次下山,一住又是一个多月。
王隽嘲笑他:“明明舍不得英子,还回去干吗?人回去了,心还在明珠城。”
“不关你的事。”洛炳道。
“跟你阿妈说说,部族搬到山下来,天天有新鲜的鱼吃,多好。”王隽劝道。
洛炳没有吭声。
王隽让英子备了一份礼物送洛炳,其中最多的是鱼干。
杉嫲喜欢吃鱼,这次够她吃上一阵子了。
桃花要跟洛炳上山。
她对英子说:“我有点想阿婆了。”
“去吧,去吧。”英子心痛桃花,支持她上山。离开一下,散散心,心情说不定就好了。
美琳去送桃花。
“你在生我的气?”美琳道。
“没有。”
“你骗不了我。”
桃花低着头没有吱声。
等她抬起头的时候,眼里面有泪珠在打转。她把头别开,不想让美琳看见自己的窘样。
美琳见状把话岔开,说老鹰岭的风景可好了。
“你知道吗?上次我陪王隽上山,穿过了整座山脉,走了好几天,看到了另一边的海。
“你们去干什么?”毕竟还小,美琳果然勾起了桃花的好奇心。
“干嘛?找你脖子上面挂的那块石头。”美琳道。
“不会吧,走那么远找一块石头?”
“这还有假?”
“找到没有?”
“没有。到了那边马上就返回来了。”
“为什么不找了呢?”
“王隽说离开太久了,家里有事,没时间找了。”美琳道。
“哦。”
“不过事后我推测,王隽不去找除了没时间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。”
“什么原因?”
“那是矿石。上课的时候你听老师说了的,有些石头是矿。矿石你知道它的价值了吧。”
“嗯。就好比石灰山的石灰,太重要了。”
“是的。既然那么重要,你明白王隽当时为什么不接着找了吧……”
“我明白。他不想让高山族的人知道矿石的秘密。可是你知道我阿爸阿婆是高山族的,你不怕我把矿石这件事告诉她们,让她们去找吗?”
“你不会做让王隽不高兴的事情的。况且,找到又怎样?没有王隽,矿石对他人来说就是一堆毫无用处的石头。”
“就算不会利用,但起码占有了呀。”桃花道。
美琳有点生气:“那你就领着你阿爸好好找吧。找到就藏起来。”
“为什么王隽只喜欢你?……”桃花说别的事情。
美琳想了一下,答道:
“如果你喜欢一个男人,就不要跟别的男人……”
说完走了。
桃花喃喃地重复着美琳的话,把盘住头发的竹簪子抽出,扔进草丛,恢复了成年礼之前的打扮。
难得没有外族的入侵了。
自从来到这里,几乎过一段时间便要打仗。
王隽不知道从此是不是天下太平,可以安安心心发展经济和科技了。
治下几百号人,好好经营,应该能过上好日子吧。
无论后面局势如何变化,目前和平安详是真的。
什么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,现在能好好过上几天安乐日子,就赶紧享享福吧。
看着美琳脸上幸福的表情,王隽也感到莫大的快乐。
因为快乐,美琳更显得美丽可人。
这里还没有家庭的概念,不作兴脱离集体分开居住,美琳还住在隔壁,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和自己在一起的。
美琳不仅是工作上的好助手,生活上也照顾王隽周全。
要是王隽想让她捶捶背按摩按摩,美琳二话不说马上过来捶背按摩。
虽然不会说什么爱不爱的话,但行动表明了一切,还用得着说那俗气的三个字么?
当然,王隽对美琳也是爱护有加的。
安乐不等于不作为,王隽要乘这个空闲时间突击把纸造出来。
他明白,纸很重要。
没有纸,文字就不方便流传。而文化的普及,不能都是口口相传吧。他还想过编一本教材呢,让学员手拿教材给其他族人讲课。有纸,还可以写小说,比如西游记,茶余饭后,让大家阅读,或者让人按照书本讲故事,生活不是丰富多彩许多吗?……
所以,纸是必须造出来的。
没有纸,用竹简也是一个办法,但既然自己能造纸,何必用笨重不方便的竹简呢?
他带着美琳去了研究院找托思。
研究院在明珠城规划中的工厂区,这里属于还未开垦的地块。
研究院建在厂区靠后的位置。
那里平整出了一大块场地,建了两栋并排的木架构房屋。一栋是作坊,一栋是仓库。房子前面是一个大院子。
研究院周边种满了厚厚的荆棘植物,人只能从正门进入。
这里是明珠城的禁地,寻常人不得入内。
晚上有人值班守卫,由代玛安排。
在众人的眼里,它是很神秘的。
王隽过去的时候,托思和智聪正在院子一角搭起的一个棚子里面,蹲在一个大陶罐面前苦思冥想。
大陶罐用石头支起,下面烧着火。
看见王隽进来,俩人赶忙起身恭敬地和他打招呼。
王隽走上前去,看见罐子里装了许多又细又短,败絮状的木头。
水煮的滚沸,水汽氤氲。
“怎么样,有什么问题?”王隽问。
“煮不出你说的胶状物啊。”托思道,一脸的苦闷。
“煮了多久了?”王隽问。
“从早上煮到现在。”托思道。
王隽拿起罐里的木勺,舀起一瓢水观看。
水里的木头呈丝状,水色淡黄,表面浮着一些杂质,但确实不像会凝结的样子。
托思说,他按照首领的意思,先把木头截断了,破成一小块一小块,再用石锤砸烂,捣成了丝状,然后丢进罐里煮,期望水面能结成膜。但煮一天也不会有膜出来。
后来他加了茅草和竹子进去,还是没做成。
他已经试了很多办法,甚至把木炭粉碎了,加水蒸煮。
试验了一个多月了,始终没有结果。
王隽安慰他:“别急。创新离不开试验。有些发明,需要无数次的尝试才会成功。”
难道自己的思路错了?王隽想。
用豆腐皮做类比,有问题吗?
他端着勺里的水来到棚子外面,仔细看了,一边认真琢磨。
好像真的有问题。
想胶结,颗粒就一定要细。泥巴也好、豆腐也好、米糊也好,都是颗粒很细很细才成胶状的。
造纸,是要让纤维胶结。那么,纤维一定要足够细,应该成粉状。
对,粉状。
现在,托思罐里的木头还是丝状,所以无法胶结成纸。
王隽进一步推断,假如纤维分解成了粉状,那么煮不煮是无所谓的。就像用泥巴做陶器,根本不用煮,直接用水一调和,就能做出各种形状的坯来了。
所以,关键是纤维要成粉状。
道理好像就是这样。
但为什么自己印象中的纸是煮出来的呢?
是了,小时候看过的图书里面,古代造纸应该有煮这一道工序的。
那么,煮这道工序,很可能是为了形成纤维粉末。
王隽目视远方,呆呆地想着。
美琳知道王隽正在认真思考着问题,示意托思和智聪不要做声。
托思和智聪站在旁边一动不动,看着王隽。
良久,王隽回过神来,冲托思道:
“继续煮,还要加一些石灰进去。”
“啊?加石灰?”
“是的。煮的目的是脱出纤维里面的胶黏物质和其他一些杂质,这样纤维才会变得松软,纸质才有保证。这些物质是酸性的,加石灰,是用石灰的碱去中和其中的酸,加快这个过程。”
王隽知道自己的解释三个人不会懂的,便直接布置道:
“加石灰进去煮三天三夜。煮好后再在清水里浸上七天。然后捞起来把这些纤维捣成泥巴。”
他估计,经过这样的加工过程,木纤维应该能捣成泥巴了。现在想把那些木丝捣成泥巴,那就实在太费劲了。
“记住,我们最终的目的,就是捣出纤维泥巴。有了泥巴,再通知我。”王隽道。
“是。”